了解宁波古镇慈城
浏览量:1226 回帖数:29
2楼
大耐堂 [明 早期建筑] [慈城三民路5号]
大耐堂是北宋真宗宰相向敏中后裔向寿的旧屋,由大门、“大耐堂”、后厅等组成,其中大门、后厅为后期重建。
主体建筑“大耐堂”为一座三开间、单檐人字坡的木结构厅堂,梁架为穿斗式,用材硕大,柱头等处装有斗拱。梁榫间有雕花的驼峰、透雕花纹、云纹,柱础分鼓式和榫形两种,廊柱面榫外翘三十余公分,木刻成“云头状”,作为当时居主身份标志,是故意营造的,在慈城众多古建筑中很少发现,所以,大耐堂是一处非常特殊的古建筑,且堂顶高7米以上,中柱通顶,充分体现了唐宋建筑的特色。
厅堂内原悬有明天顺年间(1457—1464年)“大耐堂”及其他匾额十余块,后毁于“文革”。匾额“大耐堂”为赵暕所题,说明当时主人的地位至高和身份特殊所致。大耐堂隔墙以芦苇作蕊,外抹谷壳拌泥,前廊为船蓬盖,柱头施十字科,与东翼楼相连。西面围墙处有门二道,均为石框双扇门,相对称,直通冬官坊。冬官坊北向开门处,即与向宅为伍,此三处应为分居连宅,内缘待查。
大耐堂 [明 早期建筑] [慈城三民路5号]
大耐堂是北宋真宗宰相向敏中后裔向寿的旧屋,由大门、“大耐堂”、后厅等组成,其中大门、后厅为后期重建。
主体建筑“大耐堂”为一座三开间、单檐人字坡的木结构厅堂,梁架为穿斗式,用材硕大,柱头等处装有斗拱。梁榫间有雕花的驼峰、透雕花纹、云纹,柱础分鼓式和榫形两种,廊柱面榫外翘三十余公分,木刻成“云头状”,作为当时居主身份标志,是故意营造的,在慈城众多古建筑中很少发现,所以,大耐堂是一处非常特殊的古建筑,且堂顶高7米以上,中柱通顶,充分体现了唐宋建筑的特色。
厅堂内原悬有明天顺年间(1457—1464年)“大耐堂”及其他匾额十余块,后毁于“文革”。匾额“大耐堂”为赵暕所题,说明当时主人的地位至高和身份特殊所致。大耐堂隔墙以芦苇作蕊,外抹谷壳拌泥,前廊为船蓬盖,柱头施十字科,与东翼楼相连。西面围墙处有门二道,均为石框双扇门,相对称,直通冬官坊。冬官坊北向开门处,即与向宅为伍,此三处应为分居连宅,内缘待查。
2008/7/10 15:59: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