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海一绝平调→耍牙
浏览量:1713 回帖数:14
1楼
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是宁海县特有的一个地方剧种。它的唱腔风格既高亢粗犷,又轻柔婉转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它起源于明末盛于清,有三四百年的历史。因多为宁海人组班,故称“宁海本地班”。
现存的宁海平调传统剧目有100多出,其中大型戏有“前十八”和“后十八”。“前十八”以反映封建礼教、忠孝节义为主题,如《双龙锁》、《钗头凤》等;“后十八”以宫廷斗争与善恶报应为主题,如《白雀寺》、《小金钿》(后改编为《金莲斩蛟》)等。
《金莲斩蛟》是宁海平调的代表作,其中“耍牙”绝技可以跟川剧中的“变脸”相提并论。“宁海平调———耍牙”是清末宁海艺人独创的一门绝活,根据《宁海平调史》一书记载,耍牙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了。它是一种粗犷中不失细腻,野性中凸现灵动的“变口”技艺。
建国后,耍牙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,由原来的六颗耍,发展成十颗耍。耍牙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会演并获奖。这项绝活被誉为“东方绝技”。
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是宁海县特有的一个地方剧种。它的唱腔风格既高亢粗犷,又轻柔婉转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它起源于明末盛于清,有三四百年的历史。因多为宁海人组班,故称“宁海本地班”。
现存的宁海平调传统剧目有100多出,其中大型戏有“前十八”和“后十八”。“前十八”以反映封建礼教、忠孝节义为主题,如《双龙锁》、《钗头凤》等;“后十八”以宫廷斗争与善恶报应为主题,如《白雀寺》、《小金钿》(后改编为《金莲斩蛟》)等。
《金莲斩蛟》是宁海平调的代表作,其中“耍牙”绝技可以跟川剧中的“变脸”相提并论。“宁海平调———耍牙”是清末宁海艺人独创的一门绝活,根据《宁海平调史》一书记载,耍牙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了。它是一种粗犷中不失细腻,野性中凸现灵动的“变口”技艺。
建国后,耍牙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,由原来的六颗耍,发展成十颗耍。耍牙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会演并获奖。这项绝活被誉为“东方绝技”。
2008/5/27 6:22:17